加入收藏 | English

先进贝氏体钢高周/超高周疲劳裂纹萌生机制

时间:2023-05-18 点击数:

报告题目:先进贝氏体钢高周/超高周疲劳裂纹萌生机制

报告时间:2023年5月21日(周日) 9:30-12:00

报告地点:机械馆J3报告厅

报告人:高古辉

报告人简介

高古辉,北京交通大学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先进钢铁材料的基础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贝氏体相变及组织调控,钢的超高周疲劳、摩擦磨损行为研究,贝氏体钢的工程应用。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任务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在Acta Mater.、Scr. Mater.、J Mater. Sci. Tech.等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H因子21;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4项;在“中国钢铁年会”等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和分会报告10余次。获2018年中国冶金科技进步二等奖(3/10)、2022年河北省技术发明三等奖(2/6)、2022年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专项奖、“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优秀论文奖”、2019年北京交通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等奖励荣誉。

报告内容简介

先进贝氏体钢具有优异的强韧性、耐磨性和抗疲劳的性能,是铁路钢轨、车轮、轴承和齿轮等零部件的重要候选材料。先进贝氏体钢的显微组织一般包括贝氏体铁素体、残余奥氏体和适量马氏体,研究表明,先进贝氏体钢具有与传统马氏体高强钢显著不同的高周/超高周疲劳裂纹萌生行为,内部组织疲劳裂纹萌生(也被称为“非夹杂物起裂”)成为先进贝氏体钢在高周/超高周疲劳阶段重要的裂纹萌生方式。然后,目前对于复相组织在超高周疲劳阶段的响应行为以及内部组织疲劳裂纹萌生的微观机理还不完全清楚。本文采用多尺度表征技术,基于疲劳裂纹萌生特征区参量的力学分析、特征区显微组织局部演变精细表征、相变热力学和晶体学分析,初步探讨了先进贝氏体钢在高周/超高周疲劳阶段内部组织疲劳裂纹萌生的微观机理。发现,贝氏体钢中“非夹杂物起裂”可能存在的4种情形,包括2种沿晶起裂及2种穿晶起裂的情形,但“非夹杂物起裂”并非单一情形的机制,而是多种情形的竞争或耦合,这取决于钢中显微组织的特征。同时,在特征区发现了不连续细晶区,细晶的形成是由于局部塑性变形引起贝氏体铁素体板条的碎片化或由于滑移带与原奥氏体晶界的反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局部连续动态再结晶。此外,本文还讨论了残余奥氏体在疲劳裂纹萌生过程中的作用机理。

中心公众号
会议室预约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冷轧板带装备及工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河北大街西段438号